最近外围股市纷纷走出反弹态势,惟独A股表现让人失望,虽然不时有利好推出,可越救越跌让市场人气降至冰点。每次利好引发的‘伟哥’式的一时爆发行情都轻易的回归到了起点。救市的结果只是让投资者坐了一趟电梯,或者是换了一批投资者来套牢。A股的低迷不振,虽多少受到美国金融危机以及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,但是主要最不可忽视的是困扰当前中国股市的‘大小非’问题。
管理层救市利好政策的制订和推出,多少存在着不足,不仅没有解决‘大小非’这个当前最让市场惊慌的问题,相反在推出可交换公司债的发行,变相使得可以说是负成本的‘大小非’减持风头更加强劲(主要是‘小非’减持强烈),试问一下,能够在当前市场中直接把股票变现的为现金,为何还要费劲去打折发债呢?而在讨论中的融资融券,这个政策对目前已经深度暴跌的股市不能说是利好,多少带有一定的利空成分。当然了,如果先推融资,融券压后等待时机再行推出,那推出的效果会截然不同了。提高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是一条长期利好政策,但是相对应的红利税这一不合理税种更应该取消,上市公司转送股由于不是用真金白银,二级市场相应做出除权处理,是合理也应该,而对于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银的现金分红来说,二级市场股价也做出除权处理,这等同企业向员工发奖金是在员工工资里面扣一样幽默。
目前要恢复投资者信心,解决‘大小非’才是根本。在此囍囍也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,没有解决‘大小非’之前,停新和停‘非’是必要的,消除大小非增量,使得市场‘大小非’存量得到不到增加。对于股改前的‘大小非’,由于已经向公众支付对价,可以限制要求每年不得高于20%分批上市流通。对于股改后上市的‘大小非’,由于没有向公众支付对价,这些应该采取统一向公众股股东支付对价,或者采取缩股处理(可以考虑两股缩一股),限制要求每年不得高于20%分批上市流通。而新股的发行,可以采取对‘大小非’进行缩股处理,或者以资产净值向公众发行新股,上市不论‘大小非’和新股都可以马上交易流通。彻底改变当前畸形的股本结构,让A股真正迎来公平的全流通市场。
从技术上看,目前上证指数收于1728点,已经跌破已2000点为中心点的2250点到1750点左右的箱体,下周走势也比较关键,如果没能收回2200点到1750点左右的箱体运行的话,很有可能将会跌到1550点左右为中心的1750点到1350点左右的箱体运行。从盘面整体来看,主流资金多采取高抛低吸,在目前政策频吹暖风的情况下,向下杀跌的动力会有所顾忌,预计下周股指重回2000点为中心点的2250点到1750点左右的箱体运行,股指也有望回补1825点的跳空缺口,反弹力度目前还是不要看得过高。当然如果建立和推出平准基金这样的重磅利好出台的话,那反弹空间也相应看高一线。而‘大小非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,1664点也会好象1802点一样被击穿,‘大小非’这座大山没能解决,预测底部也只是大家的一种谈资,单纯技术上的支撑点位也会象纸一样没有多少力度可言。
最后套用一句老话,面包会有的,房子也会有的, ‘大小非’也会解决的!!!
评论